醫(yī)護人員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患者檢查身體。
莫健斌
????有的人年紀輕輕,頸椎卻已經“老了”。有的人頭還沒禿,頸椎卻已經先“垮了”。很多人覺得頸椎病是“老年病”,離自己或者家人很遠,但在現(xiàn)今電子時代,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、生活、娛樂,大多數(shù)人都離不開各種電子設備,對著屏幕一坐就是幾個小時。時間久了,脖子就開始受不了了。????“頸椎病不只是脖子及附近肌肉感覺酸痛緊繃這么簡單,它還可能引發(fā)一系列你想象不到、覺得沒有關聯(lián)的病癥?!苯T市五邑中醫(yī)院骨傷科六區(qū)(脊柱外科)主任莫健斌提醒,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,“低頭族”的出現(xiàn)讓頸椎病患者不斷增多,并且呈年輕化趨勢。反復發(fā)作的疼痛、頭暈、困乏等癥狀,正在“壓垮”頸椎脆弱的年輕人。
????文/圖 江門日報記者 梁爽
????通訊員 李中杰 趙曉東 劉森
????A 頸椎病患者呈年輕化趨勢
????“在臨床門診工作中,頸椎病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,可能與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密切相關?!蹦”蠼榻B,其中,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由于頸椎退行性病變或損傷,刺激或壓迫頸椎側前方的交感神經,引起一系列反射性自主神經功能紊亂。
????目前,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發(fā)病率占頸椎病的3.8%—17.6%,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。女性患者約占比61%,男性患者約占比39%,以44—50歲人群最多。多數(shù)患者病史較長,一般大于3個月,就診時往往已呈現(xiàn)焦慮甚至抑郁狀態(tài)。
????52歲的劉阿姨反復頭暈、心慌伴間斷腹脹不適半年多,曾到心血管內科、神經內科、消化內科等科室診治,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。近期前往該院骨六科就診時,劉阿姨呈現(xiàn)焦慮狀態(tài),長期被失眠困擾。
????“從單位退休后,我就在家?guī)兔φ疹櫺『?,平常也會看看手機放松心情。一年前偶爾脖子發(fā)緊、酸脹,擦藥酒后有所緩解,便沒有放在心上。沒想到,半年來,每當一勞累就出現(xiàn)頭暈、心慌、腹脹等不適,還影響了睡眠?!眲⒁滔蜥t(yī)生傾訴道。
????經過詳細的體格檢查,再結合既往的就診經歷及頸椎MR、DR檢查,醫(yī)生考慮劉阿姨的頭暈、心慌及腹脹等不適是因為交感神經受到刺激引起的,在臨床上考慮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。中醫(yī)診斷為項痹病,辨證為氣陰兩虛證,以益氣補陰、活血止痛為原則,開具痛安湯加減處方,配合國醫(yī)大師韋貴康脊柱三聯(lián)整治手法,輔助三路燙療包外敷。劉阿姨接受一周的綜合系統(tǒng)性治療后,頸后方痙攣的肌肉得到了較大緩解,不適癥狀得到了極大改善。
????B 出現(xiàn)可疑癥狀盡早到??浦委?/strong>
????實際上,頸椎病是一個較為籠統(tǒng)的名稱,臨床上會根據(jù)受壓迫的位置不同,分為6種類型——頸型頸椎病、神經根型頸椎病、脊髓型頸椎病、交感神經型頸椎病、椎動脈型頸椎病以及混合型頸椎病。
????“談到頸椎病,相信大家并不陌生,但對于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大眾了解甚少。它是頸椎病的其中一型,主要依靠癥狀診斷(目前沒有診斷的金標準),在臨床上容易誤診,容易與椎動脈型頸椎病混淆?!蹦”蟊硎荆捎诮桓猩窠浝p繞在椎動脈上面,當頸后方肌肉緊張時,就會刺激頸交感神經,從而誘發(fā)相應癥狀。多會出現(xiàn)頭暈、惡心嘔吐、手麻、耳鳴、眼花、心慌、心前區(qū)疼痛、多汗、畏寒、腹脹、腹痛、腹瀉等癥狀,病史較長而且得不到正確治療的患者常常會呈現(xiàn)焦慮狀態(tài)。這類患者常被誤診為心腦血管疾病、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、精神心理疾病或者更年期綜合征等。臨床上極難確診,需要與一系列的內科疾病進行鑒別,屬于臨床疑難病。
????“對于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治療,既要處理頸椎局部的癥狀,同時也要考慮到與整體脊柱關節(jié)的調理。”莫健斌說,該科團隊在學習國醫(yī)大師韋貴康的“六不通”理論下,使用脊柱三聯(lián)整治手法,即“理筋、調骨、對癥”,使“骨正、筋順、癥除”,激活薄弱肌、拉伸攣縮肌、松動關節(jié)、柔順經筋,從而達到“六通”(正、調、松、順、動、榮)的治療效果。
????研究表明,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頸椎生理彎曲變形,與長期不良坐姿、頸部過度勞累有關?!暗皖^族”經常頭暈或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“作怪”。莫健斌提醒,若出現(xiàn)可疑癥狀,輾轉求醫(yī)得不到解決,應懷疑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,盡早到??浦委熞浴罢取辈弊?,如按摩、牽引、針灸、微創(chuàng)手術等,以減輕疼痛,降低復發(fā),促進康復。
????C 超90%患者非手術治療后痊愈或緩解
????據(jù)悉,超90%的頸椎病患者經非手術治療后痊愈或緩解,其他一小部分患者則需要手術治療。莫健斌介紹,目前非手術治療主要采用中醫(yī)、西醫(yī)、中西醫(yī)結合以及康復治療等綜合療法,該科常見的治療方法包含以下幾種:
????1、頸椎牽引治療。這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,主要適用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。通過牽引將其中的間隙拉開,減輕受壓迫水腫的神經根。但若為椎體后緣增生、小關節(jié)或黃韌帶病變導致椎管狹窄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,則不宜牽引。
????2、物理因子治療。能夠擴張血管,改善頸部血液循環(huán),緩解肌肉和血管痙攣,減輕頸部重要結構周圍的炎癥反應、水腫和粘連。
????3、藥物治療。中藥臨床應用需辨證論治,西藥主要包括消炎鎮(zhèn)痛、擴張血管、緩解肌肉和血管痙攣、脫水減壓、營養(yǎng)神經等藥物。
????4、手法治療。常用手法可分為推拿、按摩和關節(jié)松動術,可快速減輕患者疼痛以及增加患者頸椎的活動度,配合脊柱三聯(lián)整治手法對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效果更佳。
????5、針灸治療。針刺配以電針、艾灸等方法,可消除水腫、抗炎、鎮(zhèn)痛、解除肌肉痙攣、減輕神經的刺激和壓迫,可顯著改善肢體疼痛、麻木等臨床癥狀。
????6、矯形支具治療。最常用的有頸圍和頸托,應用于臨床癥狀嚴重的患者以及各種類型頸椎病的急性發(fā)作期。但應注意避免長期使用(最好不超過3周),以免導致頸肌無力及頸椎活動度不良。
????7、運動療法。主要包括擴胸、聳肩運動、頸部拉伸、打羽毛球、游泳等,循序漸進,避免造成頸部損傷。
????醫(yī)學指導
????莫健斌:江門市五邑中醫(yī)院骨傷科六區(qū)(脊柱外科)主任、學科帶頭人、主任中醫(yī)師、江門市名中醫(yī)、嶺南名醫(yī)。擅長運用中西醫(yī)結合方法診治頸肩腰腿疼痛等相關疾病,能開展椎間孔鏡、椎體成形、經皮椎弓根釘?shù)任?chuàng)手術以及常規(guī)開放手術,治療頸腰椎間盤突出癥、頸腰椎管狹窄癥、頸腰椎滑脫癥、椎體爆裂骨折脫位、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、脊柱腫瘤、結核、畸形等疾病。
????★延伸閱讀
????枕頭好才能頸椎好
????人的一天約有1/3的時間在睡覺,因此選擇合適的枕頭,對于保護頸椎太重要了!市面上枕頭的品種花樣繁多,莫健斌建議,應當選用透氣、軟硬適中、高低適中的枕頭。
????據(jù)介紹,好的枕頭根據(jù)人體曲線設計,最好是頸部高一點,頭部低一點。成人選用枕頭一般可分為兩種情況:1、“低、中枕”:平臥時高度約為等于或低于豎握一拳頭大?。s5—15cm),此類枕頭適合大多數(shù)健康人群或未發(fā)生明顯頸椎曲度變形患者。2、“高枕”:高度約10—20cm,此類枕頭適合頸椎曲度反弓或頸部前移變形患者(可拿一些軟毛巾等一層層墊高,直到某個高度一覺醒來脖子處于舒適放松狀態(tài),即為合宜的高度)。睡覺時,側臥的高度需要與一側的肩同寬。整體的形狀要符合頸椎生理曲度的要求,前高后低且中間凹陷的馬鞍形為好,為了保證睡覺時不脫離枕頭,建議枕頭的寬度不低于肩寬的1.5倍。
????此外,適當?shù)念i部鍛煉、避免長期低頭姿勢、注意頸部防寒保暖及外傷等,也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。